Jump to Content

科研前沿

宗秋刚课题组JGR封面文章证实超低频波动对辐射带超相对论电子的共振加速

MAY
14

近日,《地球物理研究杂志:空间物理学》(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pace Physics)第124卷第3期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登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宗秋刚课题组题为“Global-Scale ULF Waves Associated With SSC Accelerate Magnetospheric Ultrarelativistic Electrons”的研究成果。

宗秋刚教授团队揭示太空电子尺度磁洞的几何形态与形成机制

APR
2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宗秋刚教授(通讯作者)、博士生刘晗(第一作者)、何建森研究员,周煦之研究员和物理学院肖池阶研究员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利用一种创新的“电子回旋各向异性”作为度量太空等离子体磁洞边界的方法,揭示了空间等离子体物理中电子尺度磁洞的几何形态和产生机制,相关成果以“MMS observations of electron scale magnetic cavity embedded in proton scale magnetic cavity(MMS卫星观测到的嵌入质子磁洞的电子磁洞)”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

火星尘暴对高层大气的影响研究

FEB
01

尘暴是火星大气中一个显著的现象。尘暴发生时,火星表面的尘土颗粒会混入火星中低层大气,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从而改变大气结构以及大气循环。目前的研究表明,火星尘暴能够使暴区表面温度下降,低层大气温度上升,中高层大气密度上升,以及火星全球大气循环增强。

发现黑子亮桥上的暗结

DEC
17

黑子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天文现象之一。然而,由于过去观测的局限性,人们对黑子中许多精细结构和动态过程的了解还只是最近20年的事情。其中一类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太阳黑子中亮桥结构上的中心暗线。利用目前全球最大的太阳望远镜BBSO/GST的观测数据,我们发现,这条暗线其实并非一条连续的线,而是被一个个的暗结分成了几段。在很窄的亮桥结构中,这些暗结清晰可见。暗结的演化反映了亮桥上磁对流过程的演化,从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黑子大气中的物质和能量传输机制。

磁层中超低频行波对低能带电粒子的影响

OCT
31

地球磁层中,超低频波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沿着磁力线的驻波结构。因此,此前绝大部分关于超低频波与带电粒子相互作用的研究都仅仅考虑粒子与驻波的相互影响。然而,对于激波所引发的超低频波而言,我们发现其最初的几个周期内往往以行波的形式存在。这些行波在经过电离层反射后,可相互叠加,并逐渐形成超低频驻波结构。本工作通过测试粒子模拟,研究行波对粒子的影响,并着重讨论这一机制的卫星观测图像。

Pages

Subscribe to 科研前沿